《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进一步完善了生理学及运动生理学中经典的教学内容,系统介绍了运动对各个器官的影响,并且就运动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生理影响做了专门的论述。在骨骼肌疲劳性损伤机制、内分泌、脑功能、特殊环境与运动等方面还引入了国内学者和国际同行的新研究成果。为了指导运动员科学训练和群众体育的科学开展,在“体能”“运动处方”等应用性很强的方面也扩充了内容。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首先对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作出简明的概述,然后论述了运动训练“内容、负荷、方法、过程”四大主体构件,最后对不同的原理理论体系进行了解析和对比,进而确立了“辩证协同训练原则”。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围绕人类运动技能学习和控制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着重介绍运动技能的种类与测量、运动技能控制的理论模型和实验证据、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外因素、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指导方法和手段,在内容上突出上述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实践意义。
《体育与社会学》
多米尼克·马尔科姆博士撰写的《体育与社会学》是一部分析体育社会学的社会学著作。在西方体育社会学发展成熟之时,作者在本《体育与社会学》用冷静和批判的目光审视体育社会学这个处于“体育”和“社会学”结合处的学科,讨论了社会学思想如何影响我们对体育的理解,以及体育研究如何帮助社会学家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作者溯源了学科诞生的时间、地点和开创者,梳理了这一学科从社会科学领域和体育世界中吸取的养分、关注的议题、常运用的理论,以及对社会生活和其他体育相关学科的影响。
《体育史》
《体育史》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涉及东西方体育上下数千年发展的历史以及体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融与影响。全书结构完整、史料翔实、内容新颖,对体育的起源、古代东西方体育的兴起与演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体育、近代体育的确立和传播、现代体育的世界融合与发展、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等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独到分析,许多论述富于启发性。编写过程中,编写组在掌握现有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突出教材的历史性、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创新性。
《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已被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而且是惟一一本教育学公共课教材。全书共12章,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
《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教育指导》
《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教育指导》是面向幼儿园至高中阶段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指导书。全书共14章,从不同维度讲解了成功的体育教师,尤其是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教育或教学方法,包括成功的体育教师需储备的知识、如何授课、怎样管理、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激励技巧以及课程反馈与评估等体育教学涉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教育指导》着重介绍教学过程中用来增进课程效率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帮助体育教师成为该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为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编写的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统编教材及“学校体育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配套教材。教材在内容上涵盖了有关学校体育的主要理论和实践范畴,注重对知识点的凝练与呈现,强调对学校体育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演变,学校体育的结构与功能,学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要素、过程与原则,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课外体育,体育教师职业,学校体育教研,学校体育管理。
Copyright © 2024 深圳市亥步智体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4261511号 版权所有
186 8209 2427
周一至周六 9:30—21:00
手机:186 8209 2427
邮箱:service@aihib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兴业银行大厦25层2502